今天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,此次圣火采集创下全球纪录。
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联合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等科研团队,在我国南海1522米深海成功远程点燃绿色“火种”。
这是全球首次实现超千米深海可燃冰原位引燃,彰显我国海洋科技与能源利用的双重突破。
此次“深海取火”以可燃冰为核心。可燃冰(天然气水合物)是高压低温下形成的清洁能源,燃烧无残渣、污染极小,契合全运会“绿色、共享”理念。
但在1500米深海取火难度极高:需突破高压环境下可燃冰采集、分解、引燃等多重技术关卡。
科研团队自主研发“深海可燃冰保压采集及水下源火引燃装置”,搭载“海马”号无人遥控潜水器(ROV)完成作业。
作业过程中,“海马”号携带设备下潜至1522米海底冷泉区,机械臂精准抓取可燃冰及伴生气并保压储存,随后通过降压使可燃冰分解为甲烷气体。
同时,科考船甲板的太阳能装置将电能经光电复合缆传输至海底,触发装置内电阻丝升温,精准达到甲烷燃点,最终实现“引光入海,燃冰成炬”。